首页>影视综艺>《小巷人家》:重温70年代苏州的温情与奋斗故事

《小巷人家》:重温70年代苏州的温情与奋斗故事

时间:2024-12-16 22:50:02  作者:管理员  来源:影视综艺  阅读:()
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有时我们需要停下脚步,回首那些曾经温暖人心的岁月。近日,电视剧《小巷人家》在湖南卫视及芒果TV正式播出,迅速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讨论。这部作品以20世纪70年代末的苏州为背景,讲述了同一条小巷中庄家与林家的两代人相互扶持、共同成长、迎接人生机遇与挑战的故事。该剧自10月28日首播以来,凭借其细腻的家庭生活描绘与真挚的人物关系,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,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.2。

近日,剧组在北京召开的一场研讨会,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和观众的关注。制片人侯鸿亮表示,《小巷人家》在双播出带来了良好的反响,成为了观众在冬季里的一件“电子棉袄”,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,给予了温暖与希望。正如他所说的,观众的反馈激励着团队持续创作更多优秀作品。

导演张开宙在会上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,他希望通过这部剧构建一幅同一屋檐下的群像画,能够让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找到共鸣。他表示,在创作初期,他曾面临一个难题:是选择展现矛盾与冲突,还是通过温暖的故事来传达治愈的力量?最终他意识到,展现矛盾和苦痛,以及随之而来的治愈,才是传递人世间之美和善的重要手段。

《小巷人家》中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,却承载了深刻的社会变迁和人情世故。导演回忆起一些有趣的桥段,诸如为了水电费、工资、表彰而争执的画面,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,以及人们在生活琐事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。虽然日常生活繁琐而杂乱,但最终总能在风波过后平静下来。

演员们在讨论中倾情分享了对角色的理解与感悟。演员闫妮表示,自己在饰演“黄玲”这一角色时,从一开始认为其个性平淡无奇,缺乏戏剧性,但随着深入剧本,发现这个角色在那个时代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社会责任感。她逐渐体会到了黄玲身上包含的温暖与坚韧。

另一方面,郭晓东在扮演“庄超英”这一较为复杂的人物时,坦言自己的演绎过程颇具挑战,角色的矛盾性让他在塑造人物时思考更深层的情感。关晓彤则提到,她在饰演“庄筱婷”时,需要进入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的角色。尽管角色看似温柔,但内心却十分坚定。这种成长的过程让她不仅在演绎中有所反思,也从中获取了许多力量。

研讨会上,众多专家及评论员也为《小巷人家》倾注了厚望。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刘文峰指出,该剧体现了文艺作品应追求的真善美,作品通过精致的艺术细节和丰富的情感表达,成功呈现了时代与生活的多样性。湖南省广播电视局的巡视员胡知武则认为,该剧特色鲜明,不仅具有年代的怀旧感,同时也吸引了当代年轻观众的关注,真正打破了年龄界限,触及了广泛的观众群体。

评论进一步指出,《小巷人家》在展现普通人的生活与奋斗的同时,也包含了更为深远的社会观念。它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,从恢复高考到国企改革,再到浦东开发,每个事件都钩织着个体的命运与成长轨迹。这部剧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,让观众的心灵得以共鸣,带来了一场温暖而又复杂的情感之旅。

《小巷人家》不仅是对70年代苏州生活的生动呈现,更是一幅反映时代变迁的人性画卷。它通过家庭故事的叙述,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奋斗与温情的记忆,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。

相关文章

热门阅读
文章大全
最近更新